5月30日上午,李宁公司创始人李宁和安踏公司CEO丁世忠同时出现在了中国体育用品业高峰论坛的现场,行业外的人或许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领袖峰会,但对于从业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次里程碑似的事件,因为这是两家公司领袖的头一次公开同台亮相。
促使两位业界大佬破例同台的原因其实是整个行业的低迷。去年,中国的体育用品行业在经历十年的高速增长后出现了整体衰退,排名靠前的本土品牌几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
而伴随着这轮衰退,本土品牌的势力格局也出现了重大变化,李宁将已经坐了十多年的本土第一宝座拱手让给了曾经的小弟安踏,丁世忠成了体育用品行业的新科状元。
在论坛上,丁世忠回顾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并将之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李宁的崇拜,“李宁大哥1984年拿奥运冠军时我还在读书,他是我的英雄。”第二个阶段则是创业后开始学习李宁做品牌,第三个阶段是开始有能力和李宁竞争,而在第四个阶段,“我想超过他。”
作为行业的新科状元,草根出身的丁世忠没有李宁“体操王子”的明星光环。以今天年轻人的视角看,90年代初创业时李宁是绝对的“高富帅”,而那时的丁世忠则是十足的“屌丝”,但就是这样一个“屌丝”用接近20年的时间完成了对“高富帅”逆袭。
整个论坛期间,丁世忠所展现出的是十足的自信、初登“王座”的兴奋和对未来难以掩饰的野心。
支撑这份自信的当然是公司的业绩,虽然安踏去年的业绩同样出现不小的下滑,但是公司的净利润依旧有13亿,丁世忠说这一成绩排在福建所有企业中的第13名。让他底气十足的原因还不仅于此,安踏在过去半年时间一直在做零售渠道的转型,增加直营店铺的比重,丁世忠说,凡是安踏能够管到的店铺,同店销售都在增长。另外,他还透露了一个十分重要信息,“另一个好消息是我们的库存处理得差不多了。”这意味着安踏已经渡过难关,可以轻装上阵,为下一步布局了。
除了为自己的公司背书,丁世忠还开始展现出一个行业领袖的风范,他列举各种数字说明未来中国市场依旧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为在座的同行打气,他还号召整个行业要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大家要抱团取暖,守住13亿人的市场。
谈到眼下面对的最大问题,丁世忠表示“最大难题就是中国品牌要走出去。”这番表态也给人留下了一些想象的空间:莫非安踏也要启动自己的国际化战略了?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粉饰太平,坦诚和冷静是整场论坛李宁给人最深刻的印象。
处于动荡危机中的公司面对媒体时往往会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轻描淡写,或者煞费苦心寻找公司业绩上屈指可数的亮点大肆宣扬,以此提振外界的信心,而李宁没有这么做。
当被论坛主持人、来自央视体育频道的张斌问到公司近期有什么好消息时,李宁没有丝毫迟疑,直截了当地说:“从我们企业来讲,很多消息都是不好的消息,没什么好消息。”这种坦诚引来论坛现场一阵笑声。随后他又补充道:”我们现在面临的是整个的调整,我们企业会按照自己的基因和市场机会去做调整,我们还在变革转型过程中。”
在随后的环节,张斌特意请李宁谈谈赞助CBA一个赛季后公司的收获,面对这个给公司刷广告的大好机会,李宁却婉拒了主持人的好意,只是低调表示“这个问题不用我回答,可能外面参与的人会体会更深。”
与丁世忠不断给行业打气不同的是,李宁在发言中更多的是谈自己对行业的反思。在他看来,整个行业的低迷和中国宏观经济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而眼下,具体束缚体育行业价值释放的因素有两点,一是政府对体育赛事还没有完全放开,另外一点则是青少年体育教育受到的重视不够。
在论坛最后的问答环节,整场都被安排在第一个发言的李宁坚持把机会推给了坐在身边的丁世忠,自己则是在所有嘉宾都发言完毕后简单说了几句附和其他人发言的话。
无相关信息 郑州华章MBA培训中心 |
下一篇: 阿里浪:大号美丽说? |